佛學釋疑

您可以再這邊查詢到大家常問的問題,如您有什麼修行上需要與學會討論的可至聯絡我們留下您的資料。


學員問:西方極樂世界如果是無漏的,應該只有聖者可以去,但有一些経典:凡夫只要一心念佛也可往生極樂淨土,所以不明白西方淨土到底有沒有苦諦?

格西答:西方極樂世界本身是無漏的,但住於其中的有情可以有凡夫,此世界中有有漏、苦諦等。


學員問:以前接觸及上網查詢許多善知識都說:墮五無間地獄及投生無色界天不用経過中陰,那天格西說:只有後者,我不明白為什麼彼此間差異那麼大?如何証成?

格西答:要以經論及無垢理路證成,網上的雜言多,不可全部憑信,雖然有的善知識如此說,但還是要依無垢正理及具量經論依據。


學員問:如果以慈悲心不忍他人造惡,繼續輪迴,所以我訴諸法律治裁,(前提是假使沒有瞋)如此可以嗎?另外,廣論有一公案(証人入罪)又當如何解讀呢?是否只要動機意樂是善,結果怎樣都不重要呢?

格西答:主體是動機要純正,但凡夫的我們很難純然清淨,定有情緒介入。所以要仔細衡量為何要訴諸法律制裁,利弊何者大等。「證人入罪公案」請節錄論著的原文及頁數?


學員問:老師說:專心跟隨一善知識學法,但現在人普遍到處跑,一個人至少跨二個以上道場學習,請問其過患如何呢?

格西答:這是普遍學人的通病,不具弟子相而主體依靠自己的感受在奔波,其過患最明顯的是,諸家說法,雜於心中,沒有確立完整的自宗看法,法義容易膚淺而不知為何。
所以可以仔細思考內心只是想學自己想要的呢?還是長時專一依止一位真正有清淨法脈傳承的完整學習背景下,有次第的學呢?

 


學員問:
(a)受上上戒再受下下戒會棄捨上上戒,如何界定上上及下下?(b)再者在法王受灌頂及願心再受五戒會棄捨願心及灌頂嗎?

格西答:
(a)上上,下下的界定,以守意為主的戒較以守身語為主的戒為上。以守身語為主的戒裡,再以守一生一世的戒較守一天一夜的戒為上。 以守一生一世為主的戒裡,再以守的戒數多較戒數少者為上,此中男戒較女戒為上。
(b)再者不會捨願心及灌頂,但基礎是相似菩提心要生得起來。

 


學員問:
有位法師在講廣論『如藏地人,於尊重所僅凡庸想』,舉了一個公案說:一名女子供養一位法師並對他求法,但那位法師不會開示,而女子依然跪求,思惟世間真苦,即使學了佛法還是很苦,結果證到初果,居士班幹部擷取這段公案,對其他居士宣說自己懺悔自己內省就能證果,不是師長有過失,因此不能觀師長過失。這裡面有相似法嗎?我們如何明辨這個說法有問題的關鍵點?

格西答:
這個說法對於公案裡蘊藏了如何種下證果位的濃厚習氣,以致因緣成熟,當下的想法和作法及如何證果的前後細微道次走法,此一要點並沒清楚地說出,有粗略的過患。所謂不能觀過,主體並非事實沒過,而是修持者自己心念所緣點內化轉變,而由自內心靜觀變化而成,並非不能判斷對錯,而是不因此起煩惱情緒。所以公案引述的證成方式有顛倒過和缺陷。


[我感] 到底定義為何?

答:我感-我的感覺


是補特伽羅有我(是常一自主的我 ? 獨立實質有我 ? 薩迦耶見 我的見解 ? )

答:我感包含上述所有那種我的感覺


[堅固實存] 是 我執嗎?

答:執堅固實存的心識才是我執


補特伽羅我執 的 我 是什麼意思?

答:補特伽羅我執的我: 不觀待蘊體的認知而能被認知出的我


學員問請教吃肉的問题,如果可以吃肉,怎麼去缘一切有情如母呢?不是说,那些畜生有可能不知那一世做過我們的母親嗎?

格西答:如果吃肉時,會影響到自己修持如母有情的感覺,那麼按自己修持的心力大小,自然自己會漸漸不想吃肉,而就吃肉想本身而言與修持有情如母不違背。佛在律學部中可吃三淨肉,在《大涅槃經》中也有說到肉食漸斷,在密續經文裡又說需要吃肉的主旨和目的。所以是針對切時切地切合根器來談食肉的問題。一般而言,就凡夫起始角度的意樂還不是很穩定強烈前,能少吃甚至不吃是最好。